2023年2月2日是第27个世界湿地日,主题为“湿地修复”。
上海市林业站在市绿容局指导下,联合市野保协会、东滩管理中心、市宣教中心、《少年日报》等单位共同策划组织的“湿地探秘”活动将通过“绿色上海” “上海林业” “野趣上海”“崇明东滩保护区”等视频号平台同步直播。
(资料图片)
2023年2月2日(本周四)上午10:00—11:00 ,在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指导下,由上海市林业总站、东滩管理中心、市绿化市容宣教中心、市野保协会、《少年日报》等单位,共同策划组织的小叶子“趣”科普——“湿地探秘” 活动将通过“绿色上海” “上海林业” “野趣上海”“崇明东滩保护区”等视频号平台同步直播。
直播入口
关注“绿色上海”“上海林业”“野趣上海”“崇明东滩保护区”视频号和抖音号即可观看。
冬天的崇明生境(摄影:郑运祥)
主持人介绍
郑运祥,首届绿化市容行业优秀科普讲解员,就职于上海市林业总站。研究生阶段就读于华东师范大学动物学专业,掌握鸟类、兽类等野生动物的野外辨识技术,坚持在一线开展野外调查。同时积极投身科普宣传,深入社区、学校、公园开展形式多样的野生动物保护科普活动。
冯雪松,上海市崇明东滩自然保护区管理事务中心工程师,北京师范大学动物学专业毕业,理学硕士。主要从事与湿地和鸟类保护相关的调查,监测及科普工作。
预计在直播活动中可以观赏到的鸟类
↓↓↓↓↓
鸳鸯(摄影:郑运祥)
斑嘴鸭(摄影:郑运祥)
小天鹅(摄影:郑运祥)
相关链接
上海位于长江三角洲最东部,因为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多样的栖息地类型,是多种野生动植物的家园。地处东亚—澳大利西亚水类迁徙路线之上的上海鸟类资源丰富,截至目前已经记录到的鸟类有518种。
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崇明岛的最东段,以河口湿地生态系统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每年的冬季有数十万只的雁鸭类从北方迁徙到这里越冬,以鸥类、鴴鹬类、雁鸭类、鹭类、鹤类等5大类型迁徙鸟类为代表。
小天鹅(摄影:郑运祥)
崇明也因对白头鹤越冬的重要性,被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命名为“白头鹤之乡”。每年10月中下旬,约近百只的白头鹤会以家庭为单位来到崇明越冬,直到第二年的春天才踏上前往繁殖地的旅程。
白头鹤(摄影:郑运祥)
素材来源:@上海林业
标签: 崇明东滩
[ 相关新闻 ]
2022-08-08 11:04:18
2022-03-18 15:03:32
2022-03-18 15:01:59
2022-03-18 15:00:36
2022-02-07 16:16:27
2022-02-07 16:16:27
2022-02-07 16:16:27
2022-02-07 16:16:27
2022-02-07 16:1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