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  正文

速递!在国际政治博弈中维护国家安全,中国须用好这一武器

2023-04-19 07:10:50 来源:百度新闻

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是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重要部署之一。4月15日,上海交通大学国家安全研究院和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联合举办“国家安全现代化的中国道路”学术研讨会,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就中国式国家安全道路、国家安全体系与能力现代化等主题展开研讨。上海交通大学国家安全研究院执行院长彭勃主持会议。

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张毅指出,算法治理逐渐嵌入社会治理工作流程中,协助对相关对象的管理及服务。算法在社会治理领域的应用,带来了歧视、控制、滥用职权和政治干涉等异化问题,给国家安全带来潜在的系统安全风险和政治安全风险。应当从技术和制度两个维度对算法在社会治理中的应用实行有效规制,避免系统性风险的发生,维护国家安全。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特聘教授张明军指出,中国的国家安全主要是制度安全,制度安全主要是党的执政安全。实现国家安全,在宏观上应当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水平,中观上增进党推进经济发展和民生建设的能力,微观上强化党自我革命的意识和廉政建设的成效。

华东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部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高恩新指出,总的来说,国家安全涉及政权安全、社会安全和族群安全三个层面。政权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核心,涉及执政集团的合法性和稳定性;社会安全关注老百姓的安居乐业,以及社会的公平正义和繁荣进步;族群安全则涉及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核心利益和意识形态竞争等问题。对国家安全的研究应当以政权安全为核心,以经济安全、社会安全和族群安全为外围,统筹构建起复合型国家安全研究体系。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郑华指出,战略传播是一项历史悠久的国际政治博弈武器,战略传播通过对信息的筛选达成话语权的控制,在国际关系中起着关键作用。当前美国利用其强大的媒体资源与信息权力在国际领域围堵中国,中国应该充分利用战略传播为国家安全服务,同时也要注意避免过度宣传和误导公众。

构建大安全大应急治理框架

华东政法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院长任勇教授指出,当前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城市治理面临经济快速发展、传统矛盾风险、新型矛盾风险和风险相互叠加带来的危险。其中包括新型职业群体、线上线下交往空间的变化、城市空间格局的变化以及治理单元结构的变化。在治理机制方面,需要加强政府和市场的协调、事中事后监管的整合。在治理对象方面,需要形成治理对象多元一体的整合体制。在治理心态方面,需要加强治理者和被治理者的心态调整。在治理过程方面,需要避免基层治理的失效状态,确保其有效性。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董幼鸿指出,在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应当探索构建新安全格局的路径。从指导思想来看,坚持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从体制机制来看,健全高效权威的领导体制和统一指挥协调机制,便于高阶位统筹调度资源;从运行模式来看,重点由处置事件向事前预防转型;从参与主体来看,坚持多元主体协同治理;从资源保障来看,强化应急资源的冗余性和多样性,确保资源保障韧性;从技术支撑来看,发挥数字技术和新兴技术的赋能作用,提高安全治理的科学化和专业化水平。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朱德米指出,系统性风险的识别与防范是国家安全建设的重中之重。“认不清、想不到、管不到”是城市风险管理实践面临的突出问题,也是许多特别重大事故发生后管理者反思的焦点。这反映出风险意识和认知存在问题和风险预防、安全监管机制的失灵。党的二十大报告把安全、稳定和风险的战略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需要进一步研究系统性风险预防和应对新机制。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易承志指出,城市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的风险因素,传统的碎片化应急管理方式已经不再适应现代城市的需求。在这一背景下,弹性治理的思路或许是一种破局之道。弹性治理包括观念创新、主体协同和行为优化。具体而言,政府应优化职能,担任统筹协调者的角色;拓展参与渠道,整合多方力量;完善协同机制,实现信息共享;重视风险防范、应急处置和风险学习等方面的工作。总之,要更好地提升城市应急管理绩效,需要从刚性应对转向弹性治理,整合多方力量,形成统一、高效的应急管理体系。

统筹发展和安全

华东政法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院长汪伟全教授指出,全周期社会风险治理是在统筹发展和安全的背景下提出的概念,旨在实现全过程、全要素、全场景的整体性管理。全周期社会风险治理的核心内涵包括系统性、协同性、层次性和效能性,关注生命周期内外的风险防控,并采用复杂系统思维进行治理。实施全周期社会风险治理的路径包括闭环管理、全要素整合、差异化治理和跨部门协同。通过这种治理方式,可以更好地预防和应对社会风险,保障国家和社会的安全稳定。

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特聘教授沈伟指出,国际经贸规则中安全转向和安全泛化导致了安全悖论。这种悖论在贸易和投资领域尤为突出,体现为各个国家增加贸易限制的措施,减少贸易投资自由化的措施,这种趋势对国际贸易体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对经济全球化造成严重的破坏。世界各国应当采取加强国际合作、制定国际安全规则、加强国际法的约束力等方式应对安全悖论与安全困境。

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于君博指出,数字中国的建设不仅仅局限于数字政府,也要驱动生产、生活和治理方式的协同变革。基层干部既要履行国家意志,又要引导和推动社会变化,如何提升基层干部的数字素养变得尤为重要。从理论内涵上来说,基层干部数字素养的底线是群众路线、底数是科层理性、底气是国家动员。从实践内涵上来说,基层干部数字素养的底线是数字化的适应力、底数是数字化的胜任力、底气是数字化的创造力。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助理教授赵吉指出,基层社区中出现的一些矛盾冲突,有时往往并不是因为复杂的利益关系,而是源于情绪和气氛。基层治理策略需要转向普通人话语,拓展民众参与渠道、提升民众法治素养,进而化解基层社区中的矛盾冲突,提升社区安全。

转载请注明来源“上观新闻”,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栏目邮箱:shhgcsxh@163.com)

栏目主编:王珍

本文作者:周丹旎

题图来源:图虫

图片编辑:邵竞

标签: